恒生指数:港股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数

国内除了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简称港交所)。

香港在回归之前,就有几十年的证券交易历史了,比A股的历史还要长一些。香港股票市场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从全球股票市场的综合排名来看,港交所是全球前十的市场。港股市场内地关系最密切的市场之一,像我们熟悉的腾讯、比亚迪、联场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恒生指数是港股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数,代码是HS1,成立于1964年、历史悠久。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开发的,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代表的是港股的蓝筹股,由港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中50家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公司组成,用来反映香港股市的整水平、单只成份股的最高比例是15%。同时,恒生指数是一个交易指数,围绕它成立了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所以它也非常注重动性。 简单来说,恒生指数就是由港交所市值规模最大、成交最活跃的50家企业组成,每季度重新选一次。这个指数和上证50指数很像是一只蓝筹股指数。像我们熟悉的中国移动、腾讯等,都在港交所上市,它们自身的规模很大,所以也会被选入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虽然说是香港股市的代表指数,但实际上现在与A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恒生指数最近十几年成份股的公司中内地公司占比越来越高,香港本地公司占比逐渐下降。这也是指数的一个代势,能够自动地完成新陈代谢。特别是港股这种以机构为主的市场定价更加成熟,企业经营不好会以更快的速度被淘汰。内地经济发展速度快,也推动了恒生指数中内地公司的占比越来越高。

盈富基金

恒生指数在中国香港本地也有对应的指数基金,例如盈富基金就是在香港本地可以投资的一只恒生指数基金。 盈富基金很有传奇色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当时很多亚洲国家纷纷倒在像乔治·索罗斯(GeogeSoros)这样的金融大脚下,后来索罗斯盯上了港股。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投机家当时采用了一种立体式的投机策简单来说,就是做空港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简称香港特区政府)为了维护汇率,被迫提高利率,利率上升后会对股市产业面影响、再配合这种负面影响做空股票市场、将事先准备好的股票推出,打压股指期货,做空获利。 对索罗斯来说,这场金融战胜利的关键就是使恒生指数下跌。对香港特区政府来说,自救的关键就是维护恒生指数。最后香港特区政府通过提高利率和做空成本、大量买入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方式保住了恒生指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付出了1181亿港元买入了大量的恒生指数成份股 香港特区政府战胜了索罗斯,但是这些股份也不能总是拿在政府手里。如果直接卖掉,可能会对当时还不稳定的香港股市再次产生冲击。所以政府就用这些股份,组织成立了一只ETF(交易型开放式数基金),分批上市,这就是盈富基金的由来。 政府为了保证盈富基金认购完成,给盈富基金设置了非常多的有吸引力的特点,如超级低的0.03%的管理费率,赠送红股,每年两次稳定派息等。

这些优厚的待遇、现在几乎没有哪只指数基金能复制了。如果有港股账户,那盈富基金就是恒生指数基金的绝佳选择。 不过盈富基金目前还不能通过港股通来投资,个人直接投资盈富基金比较麻烦,并且盈富基金的投资门槛比内地的基金要高很多。所以我们投资恒生指数,是以QDII型恒生指数基金为主。QDII的意思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我们可以把这种基金理解成一种“代购”:基金公司拿人民币,合法地投资香港及海外市场,如港股、美股、股等。

对应指数基金

相关的指数基金如表5.4所示。

0e56057c03c662a02a5c760d1cd5913.jpg

H 股指数:长期被称为“价值洼地”

什么是H股指数

H股指的是公司在内地注册,却在香港上市,用港币交易的股票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很多,从1993年青岛啤酒到香港上市至今,已经有160多家企业到香港上市了。 为了衡量这些公司股票的表现。恒生指数公司编制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恒生国企指数,简称H股指数。一般人对H股指数存在一个误解,看到“国企”个字,就觉得H股指数的成份股全是国企,但其实也是有很多民企的、不过目前确实是以国企为主的。 最初的H股指数,只有I0只成份股。从2000年开始,才改为40只成份股,并且从2000点起步,沿用至2017年。从2017年验、日股指数进行了扩容,成份股数量增加,从原来的40只股票变成了50只股票。

为什么H股指数要扩容

这是因为H指数最初的规则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了。 H股指数最初的目的,是反映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平均走势。但是很多主营业务在内地的公司,注册地不在内地,它们在香或者在海外的其他地区注册,但也是在香港上市的。 按照H股本身的规则,这些确确实实是内地的公司就不能被纳人H股指数。这样一来,H股指数就有违它的初衷,不能够全面反映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平均走势。 另外,原先的H股指数,过于集中在与金融相关的国有企业上对民营企业纳入的比例低一些。 所以2017年,恒生指数公司决定对H股指数进行扩容。主要有以下变化。

(1)数目变多了。成份股从原来的40只股票,变成50只股票。

(2)对企业经营情况要求更高了。新的规则要求入选成份股的公司必须赢利,而且经营现金流、分红都要是正数。 (3)最主要的是增加了10只红筹股和民营企业。新增加的这10只成份股,会分批被纳入。主要是腾讯、中移动等公司,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腾讯 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H股指数会分为5个阶段入新的成份股。 到2019年3月,扩容完成之后,这10只新加入的股票合计能的H股指数的30%左右,原H股指数的成份股占剩下的约70%。

这样分批纳入,可以减少对H股指数和其他成份股的冲击 H股扩容纳入的红筹股和民营企业,包括了腾讯等优秀民营业,相比较原来H股指数金融行业一家独大的情形,结构更加整更有利于降低H股指数的长期风险。再加上扩容之后对成份股的务等要求更加严格了,所以对日股指数长期是利好的。 H股指数扩容后,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的实际情况。 相关的H股指数基金如表5.5所示。注意,H股指数基金的场外基金品种,经常与恒生指数相混淆。像有的地方就会把恒生国企指基金简写成恒生指数基金,注意识别一下基金全称就不会混淆了。

WPS拼图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