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因素,就是追踪误差, 追踪误差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这个追踪误差,其实是指数基金特有的一个衡量指标。 我们知道指数基金追踪指数、复制指数,那指数基金的收益自然也跟指数相似。 但是有没有可能,基金公司没有追踪好指数,导致指数基金产生了比较大的误差呢?也是有可能的。 例如说指数上涨了30%,但是指数基金只上涨了20%,那就说明指数基金跑输了指数。
如果我们判断对了指兴的投资价值,结果到头来,指数基金却产'不是很不幸?生了追踪误差,跑输了指数。
追踪误差在基金公告里就有写,这是每只指数基金需要定期披露的数据。 这个误差,主要是看两个方面。 第一,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差值。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就是这段时间里,基金净值上涨了多少。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就是这段时间里,指数上涨了多少。它们之间的差值,可以衡量收益上的差距。 如果基金净值增长率比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高,差值就是正的,就说明基金的收益比指数的默认收益好。起码,指数基金没跑输指数。 第二,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的差值。 这个指标不常用到。标准差指的是衡量基金净值追踪的拟合程度,如果标准差的差距小,就说明基金在每个时间段的追踪情况都比较贴近于指数。
总体来说,第一个是衡量指数基金的收益是不是追得上指数,第二个则是衡量指数基金的走势是不是贴得上指数。 从我们投资指数基金的角度来说,通常前者更重要,也就是基金净值是不是跑赢了指数基准。毕竟我们更在乎收益率。 当然,第二个也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每个时间段指数基金的净值是不是与指数比较接近。 我们可以在基金的定期公告中看到基金的年报和季度报,年报和季度报里都是有追踪误差情况的。 也就是我们说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差值”和“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的差值”。 举一个例子,在某个月里,如果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74%,说明这个月指数基金跑赢了指数0.74%。也就是说,指数基金跑赢了指数。如果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0.01%,这个值越接近0%,说明指数金与追踪指数贴合得越好。
其实A股大部分指数基金都是跑赢指数的。这是因为指数不考虑分红,而指数基金可以收到分红,这会产生一些超额收益,让指数基金的净值超越指数。 就算是本身股息率比较低的指数基金,长期来看,也有很多是跑赢指数的。这是因为国内的指数基金可以打新,打新收益会增加到基金净值里,也会让指数基金跑赢指数。 那跑赢了算不算产生了追踪误差呢? 其实严格来说,指数基金跑赢了指数,也算是产生了追踪误差。 这是一种正向的误差。对买人指数基金、上涨后卖出享受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这种误差是好事。 但是如果是跑输了指数的误差,那对买人持有的投资者就不利了。
在特殊时间段,指数基金的误差会放大,例如在牛市短期大涨的时候和熊市短期大跌的时候。 牛市短期大涨,会有大量的投资者,抢着申购指数基金。这些资金到了基金公司那里,它们买人股票是需要时间的。但这时可能股票短期里仍然在大涨,这就导致牛市里部分指数基金会暂时跑输指数。这种情况基金公司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还有一种情况,是熊市短期大跌的时候。牛市过去之后,可能市场会有一些短期大幅下跌。例如 2015年6月牛市达到了最顶峰,之后几个月市场短期大跌。下跌过程中,很多上市公司临时停牌。停牌后,这些公司的股票是无法交易的,指数基金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
自然也无法卖出。这也会对指数基金的追踪产生一定误差。 不过市场不会一直上涨,股票也不会一直停盘。当这些时间段过去,指数基金的追踪又会回归正常。所以遇到短期出现追踪误差时,如果是上面两种原因,也不用过于担心。 总体来说,规模至少大于1亿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等越低、追踪误差控制良好的指数基金,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对象。 对规模、追踪误差的要求,主要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费率低了,长期来看可以提高0.3%~0.5%的年化收益率,非常有效地增加我们的收益。 挑选指数基金品种,这是一个基础的优化我们投资收益的操作,这些并不复杂,只要知道了对应基金品种的规模、费率、追踪误差等信息,就可以做出决策。 定投指数基金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收益。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为大家一一介绍。